现在,我们国家的粮食以国内为主,进口粮为辅。换言之,中国人民的“饭碗”,更多地要依靠农民们的辛勤劳动来端起。
但是,最近,农业部发布了一项新的政策,将加强农业的国际合作,我们的农业生产也将向世界开放。这意味着,在不远的将来,外国人很有可能会在中国的土地上占据一席之地。
事实上,我国的农业改革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,这不仅仅是因为从事农业的50后、60后农民的年龄越来越大,再加上国际粮价的不断上涨,以及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饥饿人口的不断增长,因此,如何尽快地确保我们的食物能够完全自给,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。
让外国人来种中国的地,真的可靠吗?
老外到中国来种田,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,日本人早在十几年前就在山东成立了两个合资公司,分别是“山东朝日绿源”、“山东朝日绿源”。然而日本却在2016年将这两家企业出售给了新希望,主要是考虑到中国土壤环境太过恶劣,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农业。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,外资农业企业想要进入市场,将会变得非常困难。
同时,外商在中国投资种田,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,一是主要粮食的种植面积能否保证。没有这一保证,就有可能发生“中国的土地种植了定量的粮食,而我们要用钱来购买我们的食物”的局面;另外一个原因,就是那些在中国发展农业的外国公司,虽然主要生产的是粮食,但产量的多少,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粮食,能不能维持下去。
总体而言,若将土地大量出租给外资农业企业,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土地污染,其次还要面对主要粮食是否能够维持自给自足的风险。所以,把中国的地让给外国人种,从本质上来说是无可厚非的,关键是要把他们管好,让他们信得过。管理的严一点,他们未必会来,管理的松一点,反而会害多一点。
在《“十四五”农业农村国际合作规划》中,除鼓励外国人到中国种田外,最近又出台了一项新的举措。
在《规划》中,农业部指出,要加强对非洲等“饥饿国家”的食品援助,在“南南合作”、“全球粮食安全计划”等方面,充分发挥我们的领导和推动作用。由此也可以看到,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,国家将不再是以国内为中心,而是以全球食品安全为中心。下一次,恐怕还会有更多的粮食。
此外,在《规划》中,农业部还提出,要加强重点国家之间的农业发展计划与地区之间的衔接,加快中非、中欧等国家之间的农业合作计划的制定,推进多双边农业合作计划的实施。由此可以想见,“农业外交”在今后的对外交流中,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方式,它不仅能够反应当前世界上的粮食危机,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在“农业基建”上获得更多的资金。
农场主们在利用耕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?
目前,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治理农业“非农化”,特别是擅自占用耕地建房、盖楼房和开发商业别墅,对此,我们“零容忍”,坚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。所以,农户最好不要擅自占用耕地,实在不行的话,可以到当地的土地主管部门去办理农地转用手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