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海做农业的人,通常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:在大量充分供给的时代,市民并不缺物美价优的外地食品选择。而都市农业的高成本特性,又让本地农产品缺乏价格竞争优势。那么,如何才能在市场上获得立足之地?
答案其实很简单——品质。这听起来是个浅显易懂的道理,但打造何种市场接受的“质”,很难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。在上海的语境下,紧靠需求旺、消费能力强的大市场,能够第一时间把高品质农产品送到老百姓的餐桌,就是都市农业的最大竞争优势,总结为一个字,就是“鲜”。
在沪郊,不少企业已在探索,甚至有的还做出“满汉全席”,拿下多项全国之最。他们的尝“鲜”之道,不是把菜种好就行。
用工业化思维经营农业
在清美集团的腰路村基地,仅有两名工作人员,就能实现对100多亩蔬菜自动化种植基地,以及近200亩水稻基地的全程管养。
“数字化无人水稻田内,分布着近50个摄像头,基于图像识别以及数据处理,可以实时掌握水稻生长状态。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当生产作业数据逐步积累,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准确预测出病虫害的发生强度和发展趋势,以及每块农田水稻的水分和氮素情况,从而帮助选择最佳的灌溉、施肥方案。
农产品的“鲜”,首先在于种植端的稳定生产。当前,农业生产主要面临两大问题:一是谁来种。10年前,上海3个菜农200岁,现在到了4个菜农300岁的程度,可见蔬菜生产老龄化问题之严重。二是如何种。在传统模式下,农业完全看天吃饭,且受种植技术影响,质量往往不可控。
高科技的设施农业正在破题,即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,采用工程技术手段,进行高效生产。数据显示,清美数字化无人水稻种植基地,较常规水稻生产每亩可减少32%的化肥和40%的农药用量,每亩水稻利润率达33.3%。不仅如此,集团还实现绿叶菜全程数字化、机械化生产,鸡毛菜种植效率提升25倍,亩均产值8万元,一对夫妻可管理50亩地,年净收入达32万元。
“在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,我们需要以工业化的思维来经营农业,通过产品标准化、流程标准化和作业标准化,将企业打造成为产业链集成商。”业内人士指出,与日本、荷兰、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设施农业起步较晚,当前正吸纳各方力量,在关键设备的自主可控和集成创新上持续探索并取得突破。
上海彭世菇业有限公司就是生产主体搞科研的代表之一。记者现场看到,在传统模式下已是非生产季的酷暑天,基地内各式菌菇吸收着人工光照,吹着舒适的空调,正在精神地生长着。如此全年不间断生产的优势,正是依托于公司自主研发的植物工厂系统。
“我们最早从事菌菇海外技术与服务输出,硬件设施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,为转型打下了基础。”公司总经理彭长儿介绍,这不仅节省了系统及设备建造成本,也让生产环节更加高效。原本一年生产10批次的菌菇,如今可提高至30余次。基地年亩产值达到100万元,较传统模式的10—20万元,翻了几番,且用工数量和用水量等大幅降低。他与团队还在研究包装、上架、播种等环节的无人化路径,计划五年内初步建成无人化工厂。
第一时间上餐桌
在青浦区中步村,上海太来果蔬专业合作社落成了最新的配送中心,宽敞整洁的厂房内,数万吨蔬菜将从这里出发,运往上海各大企事业单位、学校等地。
“减少中间流通环节,让新鲜的蔬菜从田头直达餐桌,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景。”合作社理事长王印是一名退伍军人,从净菜配送起家,自建冷链物流车队,业务曾遍及上海、无锡、宁波、杭州、南京等地。积攒了一定实力后,他开始向着产业链前端走,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种植蔬菜,为二三产“寻根”。当前,太来合作社在上海已拥有1300亩种植基地,以及由30多辆冷链车组成的物流车队,向市场日供12至15吨的绿叶菜。
“农业正从传统的生产增量型向提质增效型转变,从最初的偏重一产向三产融合转变。”立足于多年从业经验,王印认为,都市农业要做到“鲜”,在低头种地的同时,也要抬头看市场。“不是种什么卖什么,而是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。相较于土豆、地瓜等耐储存耐运输的农产品,难储存难运输的品类更有竞争力。”
同时,需要拉长产业链条,与消费者建立更为直接的连接。产业链最前端的种源研发投入很大且周期长,大部分合作社往往很难涉足。不过,生产主体可以将产业链向后拉,通过配套物流服务以及在田间地头建设加工厂等方式,加快农产品从田头转换成产品上线的速度。
“比如沙拉菜,就是很好的应用场景。处理快速便捷,只需要简易无菌操作车间就可以实现。”此前,王印已在小昆山建立起预制菜工厂,与东方航空等建立合作,取得了不错的业绩。当前,他正酝酿在夏阳街道金家村建设新的预制菜工厂,未来还计划打造占地10至20亩的中央厨房。
循着三产融合的思路,由豆制品起家的清美集团,当前已经做出豆制品、面制品、蔬果、禽蛋等在内的“满汉全席”,并在全国打响了名气。通过产品标准化、流程标准化和作业标准化,它实现了“五最”,即全球最大的生鲜豆制品加工基地、全国最大的预制早餐生产基地、全国最大的生鲜食品加工基地、全市最多的直营连锁门店,以及全市最大的冷链物流车队。
为快速触达消费者,清美利用自身产品和渠道优势,创新经营体系,第一时间向市场供应鲜美农产品。主打生鲜便利店模式的“清美鲜家”,以每10亩生产基地供应一家门店为规模,以每家门店服务周边300米约2000户社区居民为半径,在全市开设了900余家门店。
还有主打b2b直配模式的“清美鲜达”,依托自身强大的中央工厂定制加工能力,采用冷链物流、热链物流、限时配送等灵活方式,为长三角地区3万多家学校食堂、酒店餐饮、企事业机关等客户,提供新鲜食材和日杂百货直送服务。
创新鲜活打开方式
近几年,在诸多品牌餐饮连锁店内,消费者可以品尝到活体菌菇和活体豆苗等新鲜品类,即摘即食,体验新,口感好。这一细分领域,正是由彭世菇业打开。
农产品的“鲜活”,一旦有了新的演绎,可能会形成意想不到的蓝海。2012年之前,彭世菇业面对国外高昂的人工成本以及有限的市场规模,开始思索转变业务方向。“就拿布里斯班地区来说,当地只有70万人口,菌菇价格再高,每天的流通量也只有2—3吨。而在上海,当时有两千多万人口,按照1/3的菌菇消费主体计算,大约也有七八百万人,是布里斯班的十倍。”
不过,团队也意识到,国内菌菇市场处于大量供应状态,如果还是按照传统模式发展,企业只有死路一条。于是,他们开始探索在国内销售活体菌菇,从最初免费供应给餐饮连锁店试水,到负责人联系方式被店员卖到1000元钱,经历了诸多不解和反对后,彭长儿所坚持的活体菌菇模式,最终赢得了市场的青睐,逐步覆盖至1600多家中高端餐饮连锁客户,并引得同行的效仿。
针对农产品的创新,王印对记者说起多年前在杭州的一餐。当时他与朋友在一家高档日料餐厅,有一道菜是生茭白,蘸着酱油和芥末吃,和白萝卜一样的口感,既嫩水分又足。这不禁让他联想到品质同样上乘的青浦练塘茭白,“它们‘喝’淀山湖的水长大,口感也很鲜嫩,但产品的研究创新不足,多年来价格和食用场景几乎没有大的变化。”
已有美食家注意到这一点,让农产品拥有更为丰富的表达,闻佳团队就是其中之一。他们专注于分享美食,解锁新吃法,在接触到上海优质农产品后大为惊艳,近期正与米其林餐厅大厨共创,将上海地产农产品品鉴评优活动的获奖产品,比如青浦练塘茭白、崇明乳鸽、松江羊腩等做成小点心,供市民们品尝。“我们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出这些时鲜优质食材的风味,推动上海产区概念‘出圈’。”
此外,也有业内人士建议,随着现代加工技术越发成熟,可通过农产品加工实现错峰、错季销售。比如,将茭白做成茭白干,或者冻蔬菜,既能让消费者一年四季尝到时鲜,也能应对集中上市期价格不稳定的情况。“相较于政府对菜农的补贴,建设农产品加工厂,更能发挥托底功能,解决他们普遍发愁的产销难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