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我国北方茶区最早一批实施“南茶北引”的“试验田”,莒南县团林镇在从种茶到育苗的产业发展中,成功总结出一套北方无性系育苗的方法,成为继“南茶北引”后又一项新的技术突破,带领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。
走进该镇的江北无性系盘穴茶苗繁育基地智慧玻璃温室大棚,扦插了金观音、鄂茶、迎霜等优良品种的茶苗碧绿透亮,在穴盘里冒尖蹿个,长势喜人。“我们育出的苗不仅成活率高达90%,而且产量高、品质好,氨基酸、茶多酚等微量元素明显高于同类品种,适宜北方栽培,三年可成园,市场行情很好。每个大棚可实现年产优质茶苗200万株,每株价格0.8至1元不等。”沂蒙绿茶业公司负责人李传顶告诉记者。
团林镇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试种绿茶,曾发展茶园8000亩。自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,茶园面积不断减少。2006年,为重振茶叶产业,军人出身的果茶研究员李传顶萌发出实地种茶的念头,开启了自己的“茶农”之路。刚开始,引进的茶苗就死了一大半。他认真研究茶苗栽培技术,决心自己培育“接地气”的北方茶苗。但搞育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他通过上网查阅资料、聘请专家等,终于攻克了北方无性系茶苗良种繁育的难题。无性系繁育不仅解决了茶树自然条件下生长的不稳定性,产出的茶叶品质可控,而且产量高、芽头齐,茶多酚、儿茶素的含量也高,深受市场欢迎。
近年来,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,该镇占地2.4万平方米的全玻璃智能育苗温室年可繁育福鼎大白、安吉白茶、御金香、中茶108、黄金芽等十几个优良品种穴盘茶苗2000多万株,远销陕西、河北、山西等地,已成为江北最大的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基地。尤其是培育的当地茶树群体种自然变异株的黄金芽,在阳光下色泽金黄,具有干茶黄亮、汤色明黄、叶底纯黄、富含氨基酸的特点,号称“茶中大熊猫”。所生产的“临港春秋”“沂蒙玉露”等品牌茶叶先后获得“山东十大名茶”“中国名优特产”等荣誉称号。如今,该镇正由传统绿茶加工逐渐向红茶、白茶等领域延伸。
一块土地,两份收益。茶苗不愁卖,除李传顶高兴外,更高兴的还要数鑫隆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社员了。茶叶基地采取“合作社+企业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,村集体以增益土地入股后,每年可保底实现村集体收入,入社社员除每年的固定收入外,还能参与二次分红。合作社优先面向社员、困难户培养制茶工、采茶工,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。村民到茶园务工,每月可收入2500元以上,实现了一份土地、双份收入,为推动茶业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的双向奔赴蹚出一条新路。